設備簡介
行車式泵吸泥機由工作橋、驅動機構、潛污泵、吸泥管、排泥管、軌道、電控箱等組成。
吸泥機整機在驅動機構的帶動下沿池長方向往返行駛,在這個過程中,將沉積在池底的污泥吸泥泵將從池底吸出排到池外的放空閘門涵洞內。
吸泥機工作橋橫跨在平流式沉淀池上,池兩邊鋪設軌道,吸泥機在池頂面的三條鋼軌上行走,吸泥機上設有驅動裝置,主從動車輪四輪均衡著軌,兩邊同時驅動,運轉平穩。
用途:
行車式吸泥機 刮泥機多用于污水處理廠圓形沉定池,將沉降在池底的污泥刮集至集泥坑并將池面的浮渣撇向集渣斗,以便進一步處理。
特點:
1、本機采用桁架結構,比傳統結構重量大大減輕,選用熱鍍鋅防腐工藝加工處理,可確保5年內不銹蝕,與水接觸的部件使用304不銹鋼制作,使用壽命大大加長。
2、維護量小,配用動力小運行費用低;選泵合理,運行平穩可靠。
3、新型的傳動機構,避免兩端行走誤差。
4、行走輪為鋼輪,保證了使用壽命。
5、吸泥方式可采用虹吸式,結構簡單、維修方便、功率小、排泥效率高。
6、設備調試完成分體發貨,到場組合吊裝,可直接運行,安裝方便
1)特點:由于本機采用中心傳動,平臺固定支墩式,比傳統機構簡單、重量減輕;
2)節約運行費用、維護管理方便;
3)可根據特定的要求配備過扭保護機構,當扭矩值達到設定值時自動報警停機,可靠。
行車式刮泥機適用于污水處理廠平流式沉淀池或給水凈化斜管沉淀池,作用是沉淀池中的污泥的去除或回流,設備水下部分采用不銹鋼配件,不容易損壞,限度延長使用壽命,水上工作橋采用碳鋼型材跟碳鋼板組成。行車式刮泥機設備操作說明書
通電前應檢測電控箱、電機的絕緣電阻大于0.5兆歐。
構造及工作過程:
行車式吸泥機 刮泥機如圖1所示由集渣斗1、刮渣板2、支架3、撇渣板4、導流筒5、驅動裝置6、工作橋7、旋轉豎架8、刮臂9、小刮板10、刮泥板11等組成。
固定在旋轉豎架上的刮臂在驅動裝置帶動下,繞池中心軸線旋轉,將沉積在池底的污泥由刮泥板刮集至池中心集泥坑,同時,液面上的浮渣向隨導流筒旋轉的撇渣板和周邊浮渣擋板形成的漸縮區域內集中,直至其封閉邊—刮渣擺臂。當擺臂抵達集渣斗時,由擺臂上的刮渣板刮集至集渣斗排出池外。
電氣控制:
可根據用戶需要設定設備的啟、停及運行時間,可帶PLC接口。
保護接地和相關電氣接點是否可靠連接,送電后應檢查三相電壓是否正常。 集泥斗、集楂槽分設兩端(tgnz—f型)正常提供電控工作方式為:
(1)手動方式:
a. 合上電源開關;
b. 將選擇開關sa置于“手動”檔;
c.啟動提升減速機刮泥耙上提、撇渣板下降至液面設定位置;
d.啟動行車正行程運行,反行程限位燈滅,正行程運行燈亮,到終端限位時停機,正行程運行燈滅,正行程終端限位燈亮,行車停止工作;
e.啟動提升減速機刮泥耙下降、撇渣板上提至設定位置;
f. 啟動行車反行程運行,正行程限位燈滅,反行程運行燈亮,到達始端反行程限位時反行程限位燈亮,反行程運行燈滅,行車返回起始位置停機。完成一次循環。
說明:手動控制主要是為安裝、調試、檢修設置的,行車、刮泥耙及撇渣板運行除受手動按扭控制外,同時也受行程限位開關約束。
(2)自動控制: 自動控制工作方式及條件:首先,行車應處于反行程限位處即正行程起始端。集泥斗、集楂槽分設兩端時,刮泥耙應處于下降行程限位位置。
a. 合上雙匹控制回路電源開關,將選擇開關置于“自動”檔,將刮泥機連續往返計數器
復零按鈕按下。依工藝條件在時間繼電器(kt3)上整定好行車每次行走工作間隔時間(一般為1-3次),然后,在計數器上整定好行車每次行走工作要求連續往返的次數,后,在時間繼電器(kt1、kt2)上整定好刮泥耙上提、下降及行車正、反行走間隔時間(一般為15-30秒)。 b.合上電源總開關和橋架、提升的分電源開關;
訂貨說明:
1、需要撇渣裝置、出水堰板、浮渣擋板、出水槽時,請注明;
2 、注明設備材質、防腐、電機及減速機要求;
3 、訂貨時,請提供池子的土建工藝圖并注明詳細尺寸;